-
【2022年长宁县招商】长宁 23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168.8 亿元投资夯实产业根基
长宁 23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168.8 亿元投资夯实产业根基 宜宾市长宁县举行 2022 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,23 个项目总投资 168.8 亿元,涵盖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事业等领域,其中产业项目占比 78%,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 一、产业项目: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18 个产业发展项目中,牟家坪储气库先导实验工程投资 50 亿元,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保障项目,建成后年储气量达 5 亿立方米,保障川南地区能源供应。某智能终端项目投资 30 亿元,建设生产线 10 条,预计年产能 500 万台,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链集聚。 绿色食品项目投资 15 亿元,建设竹荪深加工基地,年加工竹荪 2 万吨,推动长宁 “中国竹荪之乡” 品牌升级,预计带动 1 万户竹农增收。 二、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2 个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交通路网升级和污水处理厂扩建,投资 10 亿元的县域交通环线项目,将改善 10 个乡镇的交通条件,缩短物流时间 30%。2 个民生项目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和学校扩建,预计惠及居民 3000 户,新增学位 2000 个。 要素保障项目为电网升级工程,投资 3.8 亿元提升供电可靠性,满足新增产业项目用电需求,年供电能力提升 20%。 三、推进机制:专班服务与工期倒排 建立 “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、一本台账” 推进机制,县领导牵头协调土地、环评等事项,牟家坪储气库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 6 个月,创长宁重大项目落地速度纪录。施工方实行 “白 + 黑”“5+2” 工作模式,确保 23 个项目年内全部竣工或投产。 参考资料显示,长宁 202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%,此次集中开工项目达产后,预计年新增产值超 100 亿元,税收超 8 亿元,带动就业超 5000 人,为长宁建设 “天府旅游名县” 和 “四川竹产业强县” 提供支撑。
2022-01-13
-
【2022年朝天区招商】朝天区 “三大举措” 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办事 “不出园区” 成常态
朝天区 “三大举措” 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办事 “不出园区” 成常态 广元市朝天区以 “最多跑一次” 为目标,通过 “清堵提速、服务增效、机制创新” 三大举措,打造 “企业办事不出园区” 服务体系,2022 年累计解决企业问题 30 余个,市场主体满意度达 97%。 一、审批改革:流程再造与专项治理 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项治理,将审批事项从 72 项缩减至 36 项,一般项目审批时限从 1 年压缩至 40 个工作日内。成立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,2022 年协调解决某食品企业用地审批难题,从申报到获批仅用 20 天,较法定时限缩短 60%。 推行 “园区代办制”,在经开区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,可办理企业设立、项目备案等 80 余项事项,2022 年累计代办业务 500 余件,实现 “园区事园区办”。 二、政企沟通:常态化会商与精准服务 建立每两月一次的政企会商会制度,2022 年已召开 2 次,梳理解决融资、用工等问题 30 余个。某电子企业通过会商获专项贷款 3000 万元,缓解资金压力;某农业企业反映的原材料运输问题,通过协调开通专线物流得以解决,运输成本降低 12%。 出台《朝天区优化营商环境六大机制》,明确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,每位县级领导挂钩 3-5 家重点企业,2022 年累计走访企业 120 家次,收集需求 87 条,办结率 100%。 三、政策创新:要素保障与环境升级 设立 1 亿元产业发展基金,对新入驻企业给予最高 500 万元设备补贴,2022 年已扶持项目 8 个。人才政策上,建成人才公寓 200 套,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 50 万元购房补贴,2022 年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150 名。 参考资料显示,朝天区 2021 年新增市场主体 1800 家,同比增长 20%;2022 年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上升至全省山区县前 5,“企业办事不出园区” 模式被《四川日报》列为典型案例。
2022-01-10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